【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政治纪律的核心内涵及治理体系,揭示其演进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实践,探索反腐败斗争的趋势和思路。政治纪律核心内涵:政治纪律是一个团队的胜利保障,也是一个政党的命脉所在。“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更是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治理体系是:将反腐败所侧重的手段从政策性措施转变为制度性措施,其实质在于对党组织、党员干部分门别类进行有效的制约。当前,从严治党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带来了最佳的机遇期。从严治党关键是靠政治纪律,把“关键少数”管住了,就会影响到普通党员的行为,人民群众通过接触党员领导干部自然就改善了对党的印象。
关键词:政治纪律 从严治党 核心内涵 治理体系
一、引言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其社会背景为:一、市场经济不再由国家所主导,社会氛围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二、创造、创业、创新代替计划指令,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党组织对市场的干预明显弱化: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由微观参与变为宏观指导。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那么,为什么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都有纪律,而作用不大,失之于软、宽、松?根源在于一些党组织管党不严、治党不力,导致纪律的约束性被“弱化”、执行性被“虚化”、惩戒性被“软化”。其实,以前那把利剑也一直悬在那里,但不是每次都会掉下,现在是出现问题,利剑就会掉在贪官身上。这种治标其实有一种治本的功效,让这个“本”凸显它的意义,它的价值所在。
二、突出政治纪律“严”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严明的政治纪律,这一极端重要性是决定我们党能否成为一个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条件,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的重要保证。
(一)政治纪律利剑高悬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第一,党中央始终掌握着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而没有丧失主动权;第二,腐败现象并没有失控,而是可防可控的;第三,反腐败斗争积累了新的经验,呈现出鲜明特点;第四,现实中存在一系列有利条件,能够推动反腐败斗争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腐败斗争正形成战略定位:从“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到“反腐败与腐败呈胶着状态”再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势态正在形成”。
从一些大案要案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党的政治纪律是硬约束和高压线,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一些领导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党龄的延长,党章意识逐渐淡化。个人权威大过党章权威,如何处理党内问题,不是“党章说了算”,而是主要领导说了算。久而久之,党章成了摆设,形成党内最大的隐患。因此,政治纪律养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又是铁的纪律。它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和严肃性的特点。所谓强制性,是指党的纪律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和执行,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打折扣或违犯。所谓统一性,是指党的纪律对每个党的组织和党员都是适用的,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所谓严肃性,是指谁若违犯了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轻者予以批评教育,重者则要按照不同情节给予应得的处分,决不允许有“特殊党员”存在。
(二)听党的话是最高要求
一九四二年春天,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粮食。我们部队有的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聂荣臻司令员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八路军听党的话“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一些群众却要求八路军“收回训令”。
今天用“听党的话”的最高要求,保证党的政治纪律落实到基层。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它关系到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通的基础上行动服从,那固然是很好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时时、事事、处处都能对党的政治纪律作深刻的理解,而在不少情况下不是先理解了再执行,而是必须坚决执行的问题。
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即明确提出“政治纪律”一词,并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不应将党的纪律在日常生活中机械的应用。” 党的政治纪律一贯是维护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规范,是管总的纪律,是一条印刻在每一个党员心中的烙印。
(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是目的,“言行一致”是外在表现,“对党忠诚老实”是内在要求。一个对党不够忠诚、不够老实的党员,往往会说一套、做一套,最终损坏党的形象,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一些大案要案无疑验证了这一点,对党说谎,隐瞒不报个人重大事项,从说个“小谎”开始,一个个滑落到违纪违法的深渊,从此与党性、党心“绝缘”了。
政治上糊涂人的特点: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说一套,做一套。缺乏政治信仰、立场,搞人身依附,衍生出“潜规则”;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手、不收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为耳旁风;严重脱离群众,执行党的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偏差;无视党的组织原则、程序、决定,经不起各种利益和诱惑的重大考验;是对待党的事业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起手中权力时“始于私欲,终于私利”,遇到纪律约束时“不拘一格,另辟蹊径”。
做政治上明白人的表现:对党绝对忠诚,保持政治本色和政治品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讲大局,坚决增进党内团结;要以党性原则来维护,在重大决策上,在选人用人上,在权力监督上,都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要严格讲纪律,坚决遵循组织程序;时刻讲服从,做到个性服从党性,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将组织的决定作为最高号令。
三、政治纪律专治党内坏“毛病”
分析解剖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党的纪律和优良传统没有得到传承和执行,是不讲政治、无视纪律的恶果。而且也成为很多腐败现象的源头。
(一)破除“圈子”文化
所谓“圈子”文化,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进了决策层还要进圈子,进了圈子不进决策层也可以进行决策。入圈子的官员同流合污,不入圈子的官员被剔除,这种示范效果迫使大多数官员去寻求圈子并引以为荣。从追求团团伙伙到跑官要官,到买官卖官,以致买凶杀官,一些官员按照这一潜规则提供的为官方式,作出了无奈的选择,这也使正直有为的官员都很难在官场生存立足。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大老虎”的权力是围绕腐败而建立的,无论是对党不忠诚者,还是跑官要官者,都被腐败污染。他们如果从不曾进入腐败“圈子”,有可能就根本没有今天的地位。在“圈子共同体”中,逐渐地认同了“哥们义气化、朋友资源化、原则折扣化、党性减量化”的信条。对此,强调提高纪律的惩处力度,就可以使领导人又多了一项畏惧权力、风险的红线,对付腐败的最佳方式就是让纪律的执行力来改变深层次的诱因。
目前,反腐败只能说造成了逐渐强大的声势。如治标环节“点到为止”,过早地过渡到治本阶段,治标的成果将难以保持,人民群众刚刚树立起来的信心必遭受打击。所以,在腐败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背景下,形成党内反腐的政治氛围,实现“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目标,应该经历一个“治标——治标为主、治本为辅——标本兼治——治本”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二)党内一律叫同志
早在1965年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就对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号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此起彼伏的“老大”、“老板”的称呼,是不正之风谬种流传,其中潜藏着深厚的现实动因,官场乃至领导干部的个人因素亦在推波助澜。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破坏了党内民主,损害了公仆形象,与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极不相称。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多次明令禁止称呼领导为“老板”、“老大”,称对那些不称同志叫“老板”、不叫职务叫“大哥”者,要发出严厉警告,称兄道弟是应该摒弃的江湖习气。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称领导为“老板”“老大”、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等等,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
只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下属的升迁具有“一言九鼎”的浩大权势;只要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活力依旧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只要承载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同志”精神没有在新时代找到重新聚集的向心力,“老大”和“老板”等庸俗称谓就不会绝迹,同事之间互称同志大概很难。因此,对全党来说,良好的政治纪律是一笔无形资产。对党员个体而言,遵规政治纪律是一张确保自己持守事业安全线和人生幸福线的“政治保单”。
(三)共产党员不能“口无遮拦”
网络名人任志强因严重违反党组织给予政治纪律被处分留党察看一年。当今社会无论是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国家出台任何一个政策,都会或多或少触动某些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个别党员干部把讲什么话、怎么讲,仅仅看成是一种个人行为,有的甚至认为,这是个人的“言论自由”。于是,不分场合、不注意影响,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今年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其中提到“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这是给口无遮拦妄议中央的人提了个醒,这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典型表现。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划清了界限。作为反腐第一线——基层反腐工作更需要“铸剑”、“亮剑”,基层腐败的危害性不容忽视。我国行政体制呈倒金字塔,越是基层领导干部人数越多,他们是行政体制基石,是党的代言人,并直接面对老百姓,一旦管不住自己“口无遮拦”,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严重影响党的公信力,严重时会危害社会稳定。
党中央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口无遮拦”妄议中央。重点抓住“关键少数”,权力在手的领导干部坚决做到,该讲到的话一定要讲到,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一句也不说,防止因出语不慎而造成误解、影响工作。党章中有保障党员发表意见的权利,例如可以给党中央和领导人写信,但党章也有两处明确,党员不能对外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共产党员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作风,及时改正不良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养成良好的“口风”。
四、党旗不倒就必须执行政治纪律
在反腐败斗争的漫漫征途上,仍然横亘着一座座的大山。让党的旗帜永远不倒,就必须在政治纪律这一治理体系下,规范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
(一)管住8700万党员
党的纪律不仅仅只是管住各级领导干部,而是要管住87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既然全体党员在党旗下一律举起拳头宣誓:永不叛党,那么在党纪上也应该一律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藏身之地。毛泽东说:“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坚持革命,战胜敌人的首要条件”。历史的经验证明:“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二者缺一不少。
管党治党就是要依靠执纪、问责、监督的引领,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大多数,用严格的规矩管住“关键少数”。只有这样从严治党才能做到“全面”,才能实现全方位、全覆盖。一方面,必须震慑“老虎”和“苍蝇”,抓住“关键少数”警示8700万党员;另一方面,还必须抓早抓小,管住大多数才是治本之策。如果多数党员“脱管”,只是对少数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进行惩处,必然使党员干部心存侥幸,对纪律浑然不觉,不把纪律当回事,其结果必然是组织涣散、纪律松弛。
实践证明,社会的多元化直接导致党员成分的多元化。这个现实就是:对一些党员来说,党员身份仅仅是他们的第二、第三身份。他们的职业,工作理所当然是他们的第一身份;家庭,亲戚朋友,圈子很可能是他们的第二、第三身份,如此等等。当党组织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控制着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工作机会和社会流动的渠道;当党员们可以不依靠党而自谋生路、自创事业。如果党员处理不好利益与群众的关系,权力的走向就会相反:用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机会,获取侵掠市场和社会,造成寻租和腐败,最终威胁到党的执政之基。
(二)“断崖式降级”彰显执纪的严肃性
自中央铁腕反腐以来,官员被查处的新闻,已是一道寻常“风景”。然而,2015年有一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却有些不同寻常。通报称,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被开除党籍的同时,均被取消副省级待遇,连降7级,成为科员。这种处理方式,罕见!这标志着问责成为新常态,党内发生不好的事情,很自然的需要一个交代,或者说一个说法。突出问责就是给出一个合理合法的说法或者交代。
“断崖式降级”释放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强烈信号,纪律红线不可碰。对违纪者施以“断崖式降级”,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起,是纪律的升级版、作风的加强版,意味着处分违纪者的力度在加大,不会因恶小而轻易放过;不会因初犯而下不为例;不会因位高而保留情面;更不会因面广而法不责众,这无疑是“违纪不违法”者的克星,只要触碰了纪律的高压线,就要付出代价,而且是一种“归零”的代价。
这种前所未有的问责方式,彰显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严肃性和震慑力,同时也充分说明,我们常说的干部能上能下并非虚言,在党的政治纪律和官德规矩视野里,“能上”与“能下”完全可逆,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在反腐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的探索规律,尝试新的斗争方略。
(三)政治纪律铁一般的坚硬
毛泽东同志当年讲,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要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统领。联想到今天对周永康、徐才厚等的查处,更加印证了党没有特殊党员,铁的纪律、铁的规矩、铁的章程就是高压线,谁都不能碰。这一纪律把我们的历史坐标划到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依法办事、执法为民,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作用和今天是一致的,有强大的冲击力。
政治纪律,只有具体到可监督、可检查、可追究、可问责,这样才有生命力,否则难免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和权利,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坚决反对无视纪律的无组织无原则行为。一、相关纪律应简洁、明了、可操作。作为规范干部行为的基本规则,要易记不易犯。二、律己廉为首,党员干部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三、加强监督,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错必查、有错必究。
执纪、问责、监督,这三方面构成一个政治纪律意涵的三大基石,缺一不可。因此,一方面,中央的强力反腐,扫荡了“官本位”,必然导致党员干部意识的提高,真正实现了“不敢腐”的政治要求;另一方面,反腐败还将不断夯实政治纪律的各方面基础,最终实现“不能腐”、“不想腐”。换言之,新的高强度、大深度和稳健可控的反腐败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执行政治纪律的“突破口”、“新常态”。
五、牢记政治纪律的血脉传承
政治纪律贯穿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已经成为共产党人最突出、最显性的政治基因之一。革命年代制度、法治并不健全。中国共产党照样很清廉,所以关键还是理想、信念的血脉传承。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纪律的探索
毛泽东在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这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当时,全国解放战争的战事复杂,浩如烟海,但事隔八年之后,毛主席仍然记得战士“不吃苹果”的故事,并用这个“不吃苹果”的故事,教育全党要加强纪律性,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不变。
中国共产党在长达28年的战争年代一直是党领导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党员都是军人,党的最高领袖都是军事首脑。这也体现出“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贯通上下的党组织,军事领导加政治委员的制度,保证了团结一致和军令纪律的畅通无阻,也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碰到硬仗和恶仗时,遇到群众利益时,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从而,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加强了军队与群众的鱼水情,这是人民军队作战勇猛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今天讲历史的故事,都具有现实意义。历史像一面镜子映照今天,像一座警钟敲响,警戒我们以史为鉴。我们用故事将中国共产党严肃党纪从历史角度拉长,让人们回望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脚步,当年的战士以生命维护纪律,为党敲警钟,毛泽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其历史进程及经验,其理论探索及成果等等,为中国共产党长久的纪律建设留下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一直影响到今天。
(二)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
国际透明组织主席彼得.爱根在《制约腐败---建构国家廉政体系》中文版序言中所讲的:“反腐败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偏方,各国有国情不同,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廉政建设经验和制衡权力的机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反腐败思路,重要是围绕反腐方针、反腐手段、反腐策略展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二个务必”反腐方针,为中国特色的反腐道理探索奠定了基础。
鉴于市场经济建立初期腐败现象的不同表现及特点,从1993年起,党中央开始着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不能停留和满足于沿用有计划经济时期反腐败的思路和办法去办那些习惯于办的案件,而回避当今大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不能空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后再去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至于如何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现阶段反腐败的思路,这也正是我们现今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随着党员在社会中参与改革创业,并没有导致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开放。从邓小平的“党要抓党”到江泽民的“三讲”和胡锦涛的“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再到习近平的“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从未偏离传统的轨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比任何时候更强调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信仰,因为苏共的垮台就是因为党员都不再信仰共产主义了。所以除了反腐和增强“党性”外,党建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三)政治纪律改变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一个党内政治文化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个别人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价值取向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少数人随意转发微信、微博上的政治玩笑,使谣言盛行。一些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推卸责任。这些人之所以违纪违法甚至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政治上变质了,理念信念动摇了。
中国共产党有8700万党员,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都多,我们又是执政党,管好这样一个大党必须按照官德影响民德,党风引领民风的方式,构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要以查处巩固教育、以治标促进治本。着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社会工程。
政治纪律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只要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动员起远远大于既得利益者和腐败分子的能力,克服任何强大的阻力,把政治纪律推向前去,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这一切都需要每一个党员始终把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放在首位,这样很多问题就很自然地有了更高的标准。今天,中国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也相信能够继续走下去。
六、结语
今天,严明政治纪律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其亮点就是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为边界。不仅体现了“惩”,而且还体现了“治”,避免上级不强调不抓,群众不反映不管,单位不出事不问,事前漠不关心,事中监督不严,事后亡羊补牢的现象发生。贯彻党的政治纪律一定要与现有的治理体制进行衔接,必须关注三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坚持政治纪律执行力原则,它彰显出一种思想作风、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忠诚度、纯洁性的党性修养;二是要坚持“党纪挺立在前沿”的原则,对现行体制有明确规定的,党的纪律按照“更严”的要求进行细化、具体化。三是要坚持“问责”原则,根据责权一致的框架,确定权责关系,体现职责越明确,责任承担也就越清晰。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一直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政治主旋律,而在党的所有纪律中,第一位的永远是政治纪律。
参考文献
1、李强-----------------权力清单制度: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
《求是》2014年第4期
2、王希鹏--------------改革党的纪律体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理论视野》2015年第1期
3、刘红凛-------------
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思路和显著特征
《求是》2015年第5期
4、王正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唯实》201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李伟 男 (1958.5---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纪工委书记
华东师范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纪工委书记办公室
邮编:200062 联系电话:62231816
主要研究方向:党风廉政建设预警防范机制